-
【2022年勃利招商】黑龙江省对外友协搭建平台 助力后疫情时代企业 “走出去”
黑龙江省对外友协搭建平台 助力后疫情时代企业 “走出去” 一、座谈会召开:凝聚民间外交力量 2022 年 5 月,黑龙江省对外友协举办 “后疫情时代企业发展的困境与探索” 理事座谈会,来自国际物流、建筑设计等领域的 11 家企业代表参会,围绕跨境合作、市场拓展等议题深入交流。省外办负责人表示,将依托 95 对国际友城资源,搭建政企沟通桥梁,助力企业突破疫情壁垒。 (一)友协职能与资源优势 省对外友协作为民间外交主渠道,近年来促成中俄博览会、中韩经贸论坛等活动,2021 年推动签署合作协议 50 余项,促成贸易额超 20 亿美元。疫情期间,建立 “云对接” 平台,组织线上经贸洽谈会 30 场,服务企业 200 余家。 二、企业诉求与政策回应 (一)痛点分析 参会企业反映,国际物流成本上涨 30%、人员出入境受限、海外市场拓展困难等问题突出。对此,友协提出三项举措: 畅通人员往来:协调外事部门为重点企业人员办理 “快捷通道” 签证,2022 年已协助 100 余人次赴俄、韩开展商务活动; 降低物流成本:联合省交投集团开通 “中欧班列(哈尔滨 — 莫斯科)” 企业专列,运费较市场价降低 15%; 政策精准推送:建立 “一带一路” 政策库,实时更新 RCEP、EAEU 等经贸规则,惠及 500 余家外向型企业。 三、民间外交新路径 (一)产业对接与平台建设 推动建立 “中俄企业联盟”,聚焦能源装备、绿色食品等领域,2022 年计划促成 10 个千万美元级合作项目;打造 “龙江好物” 海外展示中心,在莫斯科、首尔设立线下体验店,预计年带动农产品出口增长 20%。 (二)风险防控与合规指导 联合律师协会成立 “企业走出去法律服务团”,提供跨境投资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,2022 年处理贸易纠纷 15 起,为企业挽回损失超 500 万美元。 四、长远规划与战略意义 省对外友协负责人表示,将构建 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民间协同” 的开放格局,2025 年前培育 100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,推动对俄贸易突破 1000 亿元,为龙江全面振兴注入开放动力。
2022-06-06
-
【2022年勃利招商】黑龙江省科技厅推进重点研发计划 提升创新管理水平
黑龙江省科技厅推进重点研发计划 提升创新管理水平 一、会议召开:聚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评估 2022 年 5 月,黑龙江省科技厅召开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实施方案评估会,国家科技评估中心、中关村巨加值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参会,围绕 “国际前沿、产业应用” 两大重点,探索科技项目管理新机制。 (一)改革背景与目标 贯彻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方案》,针对以往项目分散、评估粗放等问题,首次引入 “技术就绪度(TRL)” 评估工具,对人工智能、生物育种等 10 个重点专项进行科学论证,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。 二、评估体系与方法创新 (一)工具应用与流程优化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专家介绍 “目标树 - 问题树” 分析法,将项目目标分解为技术、经济、社会三层次指标,建立包含 12 个一级指标、36 个二级指标的评估体系。例如,在生物育种专项中,重点评估品种抗逆性、亩产提升率等产业相关指标,确保研发与应用深度衔接。 (二)多方参与与专业分工 业务处室负责技术可行性评估,财务部门把控资金合理性,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绩效评价,形成 “三位一体” 评估机制。2022 年首批启动的 “寒地黑土保护” 专项,通过该机制整合 5 家高校、3 家龙头企业资源,预计突破土壤退化关键技术 3 项。 三、能力建设与作风培养 (一)干部队伍专业化 开展 “科技管理能力提升年” 活动,组织评估工具培训 5 场次,覆盖 200 余名干部,建立 “项目专员” 制度,每人跟踪 5-10 个重点项目,实现 “全周期” 精准服务。 (二)国际合作深化 借鉴中关村经验,探索 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机制”,2022 年在机器人、新能源等领域发布 10 项 “卡脖子” 技术榜单,吸引哈工大、中科院等团队参与攻关,预计突破关键技术 5 项,转化成果 10 项。 四、成效与未来部署 会议推动建立 “评估 - 调整 - 实施” 闭环管理,2022 年重点研发计划预算向新兴产业倾斜 30%,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 25%。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聚焦 “数字经济”“生物经济” 等新赛道,完善 “技术研发 - 中试转化 - 产业落地” 全链条,助力龙江创新驱动发展。
2022-06-06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